民族特色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图片名称

乡村华尔滋----尼西情舞(一)

2015-12-15

在云南迪庆藏区,香格里拉县的尼西乡是个歌舞之乡,有名的尼西情舞就源自于这一带。尼西情舞以汤满村情舞为主要代表,尼西乡各村都有自成特色的情舞,歌词大体一样,但声调不同,汤满的声调大都拉得长一些,这需要更深厚的底气,更高亢的嗓子。不过这似乎并不成为一个难题,人们形容这里的人们“会说话的都能唱歌,会走路的都能跳舞。”从七八十岁的老者到十几岁的少男少女,都是情舞的乡间舞蹈者。

藏戏的由来

2015-12-02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起源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有人竟与八世纪时莲花生在桑耶寺开创的“跳神”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八世纪,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桑耶寺落成之后,从天竺请来的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学说中的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驱鬼酬神,为寺院开光。莲

藏族锅庄舞的来源及意义

2015-12-02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这便是人们对内容丰富的锅庄舞的赞誉。锅庄舞其实是一种欢乐舞,所以凡遇喜在佳节,人们就不分老幼地欢跳。如迁居新房,结婚办喜事,春节、端阳节,男女老

藏族巴叶

2015-12-02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弦子舞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跳弦子舞时没有固定的场所,可在较平坦的地方,如院坝、房顶、房间内都可以成为舞场,凡爱好者,男女老幼皆可涉足舞场。每逢佳节、喜事或重大集会,人们便

西藏说唱艺术

2015-12-02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①岭仲,即格萨尔说唱;②仲和仲鲁,即说唱故事;③古尔鲁即道歌;④堆巴和谐巴,即赞词和祝颂;⑤百;⑥喇嘛玛尼;⑦折嘎;⑧扎年弹唱;⑨夏;⑩藏语相声繴;还有更小的如甲、盖热,等等。1、岭仲在中国少数民族诸多史诗中,大约产生

藏族礼节“献哈达”

2015-12-02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据传说,黄教祖师宗喀巴时代已经在西藏高原形成了互赠哈达、表示敬意的习惯。另有一种民间传说,声称菩萨的佛光、天上的饿祥云都是幸福无疆、吉祥如意的征兆。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藏区,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藏族人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

藏文之父----吞米·桑布扎

2015-12-02

吞米·桑布扎是藏族社会早期伟大的语言文字家、翻译家、佛教传播第一大师和松赞干布的启蒙师,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不朽的业绩将永载青史并为后人所景仰。公元7世纪时期,吞米·桑布扎诞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吞柏沟(今尼木县)吞米家族中。父亲吞米阿鲁,既是苯教一位高僧,又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母亲名叫阿孥。吞米·桑布扎自小聪明伶俐,智慧超众。十三岁时,被松赞干布召回宫

藏族历史概况

2015-12-02

遗传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汉族和藏族同出于共同的远祖;西藏的多处史前文化与同期华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西藏高原与内地在经济、文化及政治等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关系,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

藏族起源的传说

2015-12-02

公元7世纪上半叶,西藏自有文字开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国王遗教》一书中,就已记载“猕猴变人”的传说。随后,各个时代的西藏史学家们,一致认为人是从猕猴变来的。1000多年来藏族地区广泛留传着雅砻河谷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这一传说,比起女娲“捏土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等各种荒诞的说教,显然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西藏传说中的古猕猴,满身长毛,面赤,起初与其他猕猴及飞禽走兽群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大森林中

雪顿节

2015-12-02

“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所以又称“晒佛节”。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节日起源: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

酥油花

2015-12-02

酥油花是我国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作为油塑艺术品,酥油花是由艺僧于寒冬时节用酥油精心塑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造型,其作品形象逼真,绚丽多彩,精美绝伦。每逢元宵佳节,塔尔寺都要对外展出由花院艺僧集体制作的酥油花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有着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之称的酥油花以其精湛的工艺每年都吸引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今年上下两院艺僧制做的酥油花

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晒佛节

2015-12-02

每年藏历一月十五日,香格里拉松赞林寺(又译为“噶丹松赞林寺”)将举行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迎请强巴佛出寺仪式,以满足广大僧俗信徒朝拜祈愿。二米多高的红铜镀金强巴佛像,在千余名喇嘛的颂经声中和仪仗队的护卫下,迎请到寺院后的大坝上,接受了近二万名僧俗信徒的朝拜。强巴佛,弥勒佛,是藏传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坐落在云南香格里拉(中甸)县城的佛屏山麓,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
< 123 >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