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服务

Scenic Area Services
图片名称

藏医对类风湿的饮食疗法

2019-07-12

类风湿病是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反复发生关节肿痛,逐渐形成关节畸形为特性。对于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的产生是这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方案较多,但这些治法大多采用控制炎症来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  藏族医学认为,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如果这三大因素保持平衡和协调,人体就健康;如果这种平衡和协调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因此,藏医临床诊治疾病,是根据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情况,辨证地制定治疗方案。藏医理论认为,风湿病是由培根和龙失调所致。患者若长期感受风寒,过食冷凉,油腻及甜食,或进食过饱又不活动,或生活环境潮湿,衣着单薄等,致使生理性的培根及龙偏盛,三大因素间的平衡和协调受到破坏,使五谷精微分化不纯,从而引发黄水侵袭肌肤、筋膜、筋骨关节腔隙而致病。因此,藏医对此病的治疗常从饮食、起居行为、药物、外治四个方面调理。病症较轻时单用饮食或起居行为调理即可。  对于类风湿的饮食治疗,藏医要求类风湿患者的膳食以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中热量、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藏医《秘绝外遗》一书写道"忌高盐糖奶陈腐食,新鲜陈旧肉酥油,油腻难消类与酒,避免烈日沉睡寒潮受。新鲜炒面白青稞,面米为主进素食,如此配合方有救。"《四部医典》"秘诀部"第五十八章中还有"青稞煮粥豆类和大米,黄牛乳酪苦菜凉开水,性温性轻饮食相适宜。酸腐性沉性辣与油腻,视为毒物常忌之"的记载。现代医学证明,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中含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会产生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加重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藏医治疗此病时重视调理饮食,合理的饮食保证了营养的全面,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限制可加重病情的饮食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病情,促进康复的作用。

藏族美食糌粑是怎么做成的?

2019-07-12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糌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  做法:  1、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  2、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美味的糌粑原来是这样做成的~除了好吃之外,糌粑也是几句营养价值的食物。  来看看营养成分表吧:营养成分热量(千卡)257维生素E(毫克)2.68蛋白质(克)4.1胆固醇(毫克)73脂肪(克)13.1钾(毫克)123碳水化合物(克)30.7钠(毫克)8.9膳食纤维(克)1.8钙(毫克)71维生素A(微克)0镁(毫克)61胡罗卜素(微克)1铁(毫克13.9视黄醇当量(微克)49.3锰(毫克).64z硫胺素(毫克).05锌(毫克)9.55核黄素(毫克).15铜(毫克)6.26烟酸(毫克)1.9磷(毫克)176维生素C(毫克)0硒(微克)7.5  另外: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酥油茶

2019-07-12

藏族嗜好酥油茶,有一则民间爱情故事,叙说了酥油茶的来历。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则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酥油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l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  制作方法:  先将奶汁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  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  接着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酥油茶有各种制法,一般是先煮后熬,即先在茶壶或锅中加入冷水,放入适量砖茶或沱茶后加盖烧开,然后用小火慢熬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苦为最佳。在这种熬成的浓茶里放进少许盐巴,就制成了咸茶。如在成茶碗里再加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在茶里。就成了最简易的酥油茶。但更为正统的做法是:把煮好的浓茶滤去茶叶,倒入专门打酥油茶用的酥油茶桶(这是藏区群众家里常见的也是必备的一种生活工具,由筒桶和搅拌器两部分组成。筒桶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相同,外面箍以铜皮,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显得精美大方。  搅拌器是在比简口较小的圆木板上安一根比桶稍高的木柄构成,圆木板上有4个直径约4厘米的小孔,搅拌时,液体和气体可以上下流动。21世纪以来,在城市和其他一些有条件的藏族群众家里,则更多地是使用电动搅拌器,既方便快捷,又干净卫生,再加入酥油。  功效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一来可以治高原反应,二来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三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酥油茶颜色与浓可可茶相似,喝一口茶,茶香很浓,奶香扑鼻,有一种特殊的回味。  因为砖茶含鞣酸多,刺激肠胃蠕动加快消化,单喝极易饥饿,必须加酥油或牛奶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在他所著的《四部医典》中就论述了酥油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新鲜酥油凉而能强筋,能生泽力又除赤巴热”,即是说新鲜酥油润泽气血,精力充沛,使皮肤不粗裂,还能治疗粘液及发热性疾病。认为酥油可“益智增热力”,“千般效用延年称上品”,“可促进人的体力及延长寿命”,“人们日常饮食靠油类,体内供热内脏可洁净。体质即补气力容颜添,五官坚固长寿到百年”。藏医学认为,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多喝酥油茶能增强体质,还可使精液增多,滋润肠胃,和脾温中,润泽气色,精力充沛。酥油茶能产生很高的热量,喝后能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  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浓,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防止动脉硬化、抗老防衰、抗癌等的作用。茶中的芳香物质,还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尤其是生活在西藏高原牧区的藏民,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主食牛、羊肉。由于缺氧,高寒地区的人排尿量要比平原地区人的排尿量多一倍,因此,他们只有靠饮茶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并且饮茶可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牛羊肉属于酸性食物,经人体消化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它会使人体血液偏酸性,出现胃酸过多、便秘、疲劳等症状,大量饮茶后,在人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氢氧根离子,这能使人体内的酸碱维持平衡。所以,藏族人民将酥油与茶同饮,为自己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保健法。

奶渣

2019-07-12

奶渣——奶类产品。奶渣是一种发酵产品从牛奶蛋白去血清后发酵而成。  基本上酸奶渣是酸奶的原型。具备酸奶的一切功效,更甚的是酸奶渣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更加天然。  在传统方式生产的奶渣,脂肪(18%)。而低脂肪干酪(不超过3%)的规定。  奶渣是从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后冷却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制斗形滤水留在竹斗滤器中的就是奶渣。  颜色味觉  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内蒙古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食用方法  藏民外出带着,煮茶时各自的碗中放一块,喝起来时增加有酥油茶里酥油的味道。事实上奶渣即起着酥油的作用。  喝了几杯也浸泡了十来分钟后,奶渣会变软,藏族人民把它当零食直接吃。  泡软后加糖加奶加各式调味料都可以进食  特性及功效  奶渣中的矿物质有助于形成及强化骨骼组织;氨基酸则有助于肝脏疾病的预防;维他命B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低脂且低热量的奶渣更是许多减重者的最佳选择。  奶渣同时也具有疗效。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取代动物性蛋白。  有别于一般肉类,奶渣中的普林[注1](Purine)含量很低,不容易囤积体内。  奶渣中的乳酸菌亦可提高胃肠道的活性,促进正常排便。患有肝脏、心肺血管系统的病人也非常适合食用,同时可促进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形成和改善神经系统疾病。  奶渣不仅能直接食用,亦可用来制造各种面膜、脸部及身体乳液或乳霜。加温后的奶渣还可用来敷于伤口或灼烫伤部位,达到杀菌及消炎的功效。  由于奶渣的提炼过程完全天然、无任何添加物,因此也较容易腐坏,必须保存在冰箱,保鲜期为3-5天左右。

青稞酒

2019-07-12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青稞酒的特点:不上头、不口干、醒酒快、男女皆宜。  青稞酒独特之处:(和一般白酒不同地方)。  1.酿酒主料不同:以青稞为主。  2.酿酒环境不同:高原气候(气温、氧气含量)。  3.酿酒用水不同:雪山圣水,天然矿泉水。  4.酒文化不同:青稞酒、酥油茶、哈达是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送亲酒、迎亲酒充分体现西域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是著名的青稞酒产地之一,相传青稞酒的制作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此地留下的白酒酿造工艺,为藏地带来了酒文化的起源。  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青稞酒主要产地之一,1984年云南全省名酒品评中青稞酒名列第三。香格里拉现已开发出青稞窖酒,青稞礼品酒,青稞虫草酒,青稞红景天酒,青稞低度酒等一系列产品。  2007年,青稞酒及其酿造技术被评为云南省第二批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青稞酒及其酿造技术被评为中国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营养价值  1.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葡聚糖最高的农作物:葡聚糖含量是小麦的50倍。对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预防作用。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  2.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的15倍,具有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有良好功效。  3.含有独特的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比普通的支链淀粉高出26%,可抑制胃酸过多,对病症有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4.含有稀有的营养成分: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E。可促进人体健康发育。  5.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钙、磷、铁、铜、锌、硒等矿物质元素。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元素,是该组织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  酿造方法  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从长安远嫁吐蕃,把汉地先进的酿酒技术传到藏地,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以青稞酒为载体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  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  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  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锅口的酒,劲儿大,所以三锅酒中去。子不断的发展积累中,互助酒已形成了从踩曲、制坯到煮馏等完整系统的酿造技艺,有着独自的科学配方,已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其工艺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当代的新法,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日趋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声誉与日俱增。  敬酒习俗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青稞酒色微黄,酸中带甜,有“藏式啤酒”之称,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青稞酒壶,边斟三碗敬献客人。前两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评价。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要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无名指蘸点酒,举手向右  上方弹三下,主人就不会勉强  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多年历史的“天佑德”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主要品牌  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威远烧酒”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一年四季,威远镇一派酒香,人们说,这里的麻雀儿也会饮二两酒呢!

藏族人的糌粑到底有多少营养?

2019-07-12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它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子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食用糌粑时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搅拌后即可,有条件时可再加白糖和奶渣,这样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欲感;汉族食用糌粑时,如果没有酥油茶,可用猪化油或熟清油代替,再加开水和白糖搅拌即可食用。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营养成分热量(千卡)257维生素E(毫克)2.68蛋白质(克)4.1胆固醇(毫克)73脂肪(克)13.1钾(毫克)123碳水化合物(克)30.7钠(毫克)8.9膳食纤维(克)1.8钙(毫克)71维生素A(微克)0镁(毫克)61胡罗卜素(微克)1铁(毫克13.9视黄醇当量(微克)49.3锰(毫克).64z硫胺素(毫克).05锌(毫克)9.55核黄素(毫克).15铜(毫克)6.26烟酸(毫克)1.9磷(毫克)176维生素C(毫克)0硒(微克)7.5

藏医独特的食疗养生法

2019-07-12

藏医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就在于食疗,是整个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亦是藏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四大治则中不可忽视的传统治则之一。  在藏医药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众多的食物都进行了藏医药有关内容的研究,几乎所有饮食被确定为藏药学基本内容。在治疗中食药合理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实现防治疾病,调补虚损,增强体质,缓减衰老。延年益寿之医疗目的。  食物有谷食、肉食、油食、蔬食和煎炒五大类。谷食类包括分谷芒类和豆荚类。谷芒类:一般味甘,壮阳,治隆、增体,它包括大米、小米、黍子、麦子、青稞等。豆英类:味涩甘,性凉轻,可用于治疗培根病、热证、止泻。新鲜的谷食类大多性沉,而成熟或陈旧者大多性轻;肉食类:即指可以捕猎而以供肉食的各种动物,可归纳为栖于干燥、潮湿和干湿兼栖三类。栖于旱地之肉食,性凉、轻、粗,治隆、培根及合并型热证;栖于湿地之肉食,性油、沉、温,可治疗胃病、肾病及寒证;早、湿兼牺之肉食,其性亦同样兼而有之;油食类:包括乳产油、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等。长期女用,可滋养内水,清洁肠道,增强体质;蔬食类:旱地生产的蔬菜性温而轻,湿地生产的性寒而沉,分别可用于治疗寒证和热证;煎炒类,性味多异,因以自身身体情况加以对应选择。  饮品包括乳汁、水、酒等。乳汁:一般味甘。性油腻沉重,可增强体质,主治隆赤,但也有些性凉而沉,可壮阳补气,诱发培根病;饮水:包括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海水、洞水,先者质优,后者渐劣。煎开水可生养体水、助化食物。止嗝、治疗腹胀、呼吸困难、感冒等。凉开水不但不诱发培根病,而且可主冶赤巴病:经夜之开水似毒。滋生百病;酒类:味甘酸苦。性锐温粗细,微泻,可火旺、壮胆、催眠,主治培隆病。过量则酒醉而多越轨行为。  藏医“食疗”中还对药膳搭配十分讲究,搭配不当不但起不到治病作用,而且会产生毒素。如奶制品不可与酒、鱼肉、水果、豆菜、鸡肉等一同食用;蛋类不可与鱼肉一同食用等等。  藏医食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节“隆”“赤巴”“培根”使之趋于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理的饮食,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由此对“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情况,制定有效地饮食起居进行治疗。  隆的病症:病人头昏眩晕,心慌气短,口干舌燥,心悸失眠,耳鸣,有游走性疼痛,黎明前后咳吐泡沫状痰液,全身乏力。在饮食上就要饮用绵羊奶可祛隆症,睡前适量饮酒能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食物为热性而富有营养。如糌粑、酥油、羊肉汤、藏糖、红枣、桂园、厥麻等食物,能滋生血液增强体力,养胃健脾,焕发面容,补血安神,产生元气。住房内温度适宜,环境优雅、舒适。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嗓音,保持心情愉快,适宜活动,注意保暖。  赤巴的病症: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作痒,小便蒸汽大,呕吐或下泻胆汁,腹部膨胀。此类病人需要适量饮用新鲜乳类,性质滋润,焕发面容。饮凉开水降火而不生痰,喝淡伏茶去油腻,助消化。食物为轻而凉性,如新鲜山羊酥油、大火粥、萝卜、蔬菜、水果、豌豆、红豆等。能降.逆止吐,清热,补充维生素,降火助消化,增加食欲。室内应凉爽、湿润、通风,温度适宜,避免烈日下曝晒,心情愉快,避免情志内伤。  墙根的病症:身心沉重,体温偏低,脉象沉而不显著,嗜睡多眠,尿色清白,臭味和蒸气均少,眼球发白,眼脸肿胀。头脑昏沉,疲乏无力,腰体活动不灵敏,体肥,懒惰困倦。此类病人需适量饮青稞酒能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次饮酸马奶能增加机体抵抗力,补充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食物为宜消化有营养如肉粥、面条、羊肉汤、姜汤、狼肉、酥油茶、新鲜水果等。能滋阴补阳,产生旺盛的火力,养血安神,助睡眠。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干燥,注意保暖,适量活动,乐观心情,避免精神刺激。  藏医饮食起居疗法对不同的病症施治相应的食物,用于防治疾病,养血保健,延年益寿,安全无毒,简便易行。能提神滋补,老少皆宜,疗效显著,受到患者的青睐。

高原生态美食—藏餐介绍

2019-07-12

“藏餐”是藏族菜系的统称,用料广泛,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棵酒等,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口感厚味和香、酥、甜、脆,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  由于藏区资源极为丰富,藏餐筵席也主要以松茸烧藏鸡、虫草炖鸭、烤藏香猪、青岗菌烧藏香猪、和善包子、荞麦烧饼、手抓羊肉、土制血肠、土巴(藏式腊八粥)、风干牦牛肉、酸奶、奶茶、奶酪等食品组成,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质朴无华,饱含地方习尚。除此之外,藏区餐饮还融合了全国各地风味,常见的菜系主要有川菜、粤菜、鲁菜等,其中以川菜最为普遍。  藏餐的主要原料  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其原料为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糌粑营养丰富、味香耐饥、携带方便且易于保存。一般分为“乃糌”(青稞糌粑)、“散细”(去皮豌豆炒熟磨成)、“散玛”(豌豆糌粑)、“白散”(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四种。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将奶汁倒入搅拌木桶或专用的陶器里,上下或左右用力搅拌数百次,使油水分离,上面浮出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就是酥油。之后用皮口袋包起来,或者家用,或者售出。《青海特产风味指南》中指出:“酥油的脂肪含量高达80%-90%,并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每市斤酥油在人体中所产热量可达4000卡上下。所以食用后能耐寒耐饥。藏区人民因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这种高热量的食物正好可以增强抵抗低温的能力。酥油提炼出来之后与砖茶一起熬制,就可打出酽酽的酥油茶。  牛羊肉是藏式佳肴中的重要原料。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是风干牛羊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口味变化的需求,风干肉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制作时放进各种调料。除了各家自制外,不少食品公司也纷纷制作风味各异的风干肉。  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日常饮品,不仅用来招待客人,家人平时也经常喝,他们出门时要用羊的膀胱或皮囊装满酒,揣在怀里以备不时之需,走在路上即可解渴,又可用来和糌粑,用以解饿。  饮茶也如用餐一样,讲究先长后幼、先宾后主。藏族有句谚语:“是仇人也不要只倒一杯茶”,说明忌讳客人只喝一杯茶。饮茶时不能太急、太快,不能一饮到底,要先轻轻地吹开茶上的浮油,分饮数次,绝对不能发出“呼呼”的声响。喝完茶后,碗底要留一点儿茶,表示礼貌。  藏餐的起源  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云南及甘肃的一部分地区,是藏族人民世代居住、生活的地方。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孕育出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藏民族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世人瞩目。  藏餐的制作方法  藏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煮、烤、蒸、炒、炖等。较为独特的食品有:“夏卜钦”(生肉酱),选用无油牛肉(比如牦牛后腿上的肉,没有脂肪为佳)为原料,将其剁成酱拌上辣椒酱,放入少许花椒、盐水及野蒜末,味道鲜美。“卓玛哲丝”(人参果饭)是一独特的食品,除了平日的餐桌之外,过年喜庆典礼等都少不了它,因为它象征着吉祥。  藏餐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餐在保持其传统的制作方法的同时,不断进行改良,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时兼具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等文化元素。藏餐在保持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注重“绿色”和“保健”。藏餐的主要原料大都来自无污染的高原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此外,藏餐原料中的人参果、虫草等具有保健作用,使藏餐“锦上添花”,凸显出独特的保健养生作用。
< 1 >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