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格宗
nav nav

藏族美食糌粑是怎么做成的?

  • 分类:美食推荐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7-12 17:59
  • 访问量:68

【概要描述】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糌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  做法:  1、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  2、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美味的糌粑原来是这样做成的~除了好吃之外,糌粑也是几句营养价值的食物。  来看看营养成分表吧:营养成分热量(千卡)257维生素E(毫克)2.68蛋白质(克)4.1胆固醇(毫克)73脂肪(克)13.1钾(毫克)123碳水化合物(克)30.7钠(毫克)8.9膳食纤维(克)1.8钙(毫克)71维生素A(微克)0镁(毫克)61胡罗卜素(微克)1铁(毫克13.9视黄醇当量(微克)49.3锰(毫克).64z硫胺素(毫克).05锌(毫克)9.55核黄素(毫克).15铜(毫克)6.26烟酸(毫克)1.9磷(毫克)176维生素C(毫克)0硒(微克)7.5  另外: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藏族美食糌粑是怎么做成的?

【概要描述】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糌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  做法:  1、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  2、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美味的糌粑原来是这样做成的~除了好吃之外,糌粑也是几句营养价值的食物。  来看看营养成分表吧:营养成分热量(千卡)257维生素E(毫克)2.68蛋白质(克)4.1胆固醇(毫克)73脂肪(克)13.1钾(毫克)123碳水化合物(克)30.7钠(毫克)8.9膳食纤维(克)1.8钙(毫克)71维生素A(微克)0镁(毫克)61胡罗卜素(微克)1铁(毫克13.9视黄醇当量(微克)49.3锰(毫克).64z硫胺素(毫克).05锌(毫克)9.55核黄素(毫克).15铜(毫克)6.26烟酸(毫克)1.9磷(毫克)176维生素C(毫克)0硒(微克)7.5  另外: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 分类:美食推荐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7-12 17:59
  • 访问量:68
详情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糌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

  做法:

  1、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

  2、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门只要带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点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灶用火做饭。还可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美味的糌粑原来是这样做成的~除了好吃之外,糌粑也是几句营养价值的食物。

  来看看营养成分表吧:

营 养 成 分
热量(千卡) 257 维生素E(毫克) 2.68 蛋白质(克) 4.1 胆固醇(毫克) 73
脂肪(克) 13.1 钾(毫克) 123 碳水化合物(克) 30.7 钠(毫克) 8.9
膳食纤维(克) 1.8 钙(毫克) 71 维生素A(微克) 0 镁(毫克) 61
胡罗卜素(微克) 1 铁(毫克 13.9 视黄醇当量(微克) 49.3 锰(毫克) .64z
硫胺素(毫克) .05 锌(毫克) 9.55 核黄素(毫克) .15 铜(毫克) 6.26
烟酸(毫克) 1.9 磷(毫克) 176 维生素C(毫克) 0 硒(微克) 7.5

  另外: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昆明 滇ICP备15005559号-1 滇公网安备 53342102000040号